来自航天科技集团的全国两会代表委员热议商业航天发展-凯发官网入口

2024-03-08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积极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增长引擎”。这也是商业航天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2023年,我国商业航天表现亮眼,创造了新纪录。近年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凭借产业链完整以及技术、产品、人才、基础建设等方面的优势,持续改革创新。就如何更好地推动商业航天发展,来自集团公司的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纷纷畅谈感想,并提出建议。

加速突破关键技术

不久前,集团公司发布的《中国航天科技活动蓝皮书(2023年)》显示,2023年我国共完成26次商业发射,发射成功率达96%;共研制发射120颗商业卫星,占全年研制发射卫星数量的54%。中国商业航天已然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如今,商业航天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无疑将为行业发展注入更多信心。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集团公司研究发展部部长王巍表示,应充分调动社会优质资源,共享发展机遇,积极服务国家战略,联合形成合作共赢的产业生态,加速突破高性价比商业卫星关键技术,推出通信、导航、遥感及综合性商业卫星产品,开发商业市场急需的高性价比火箭发动机,将商业航天培育发展成为新质生产力,推动我国航天事业全面发展。

发展航天事业,不仅要勇于攀登科学技术高峰、探索浩瀚宇宙,更要面向大众、服务大众。

“探索商业发展模式,共建商业航天生态,我们责无旁贷。”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一院首席总师姜杰说,未来要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加积极的态度、更加务实的举措,积极参与到我国商业航天发展计划中来,充分释放辐射带动作用,推动航天技术创新与应用。

赋能传统产业转型

当前,商业航天的竞争正成为全球航天竞争的主要形态之一,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作为一线职工,全国人大代表、四院7416厂航天发动机固体燃料药面整形组组长徐立平表示,支撑商业航天蓬勃发展,要以勤学长知识、以苦练精技术、以创新求突破,努力成为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要推动传统生产工序向智能生产线迭代,满足商业航天低成本、高频次的生产需求,推动商业航天快速发展。

显而易见,商业航天是航天产业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全国政协委员、五院510所党委书记、副所长王润福提出《关于加速我国商业航天卫星核心产品产业化发展的提案》,建议推动构建商业航天发展模式下核心产品的设计、制造、试验评价及供应链一体化、智能化、集约化发展体系,快速形成产业化发展能力。

卫星制造业作为商业航天新兴产业的核心内容,正处于“破而后立”的关键转型期。王润福认为,满足商业航天要求的卫星研制生产具有大批量、低成本、短周期的特点,需要从单星、多星甚至星座的角度一体化考虑卫星和产品的设计、制造、测试、试验等工作,既要突出功能化、模块化、智能化设计,又要统筹质量、成本和进度要求,构建全新的商业航天卫星产业化发展体系。

全国政协委员、十一院研究员曲伟表示,应积极服务国家战略,坚定信心、发挥优势,加速推进商业航天发展,在战略布局、技术发展、学习能力、快速反应、快速迭代等方面进一步提升,同时注重利用数字化技术降本增效、加快技术迭代速度。

建立合作开放平台

如今,商业航天迎来新发展机遇。推动商业航天发展,需要以开放合作的态度共享发展机遇,积极主动服务地方区域发展,联合社会优质资源,形成合作共赢的产业生态。

全国政协委员、五院党委原书记赵小津表示,应积极服务国家战略,在商业航天领域加大投入,规划好、谋划好、设计好发展战略,努力成为商业航天发展的主力军;应发挥引领带动作用,与民营企业等商业航天企业加强合作,同时发挥自身在基础设施、工程经验等方面优势,和其他行业、其他单位做好配套协同,共同推动商业航天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五院研制人员孙泽洲表示,国家和地方出台相关政策制度,大力支持商业航天发展,集团公司作为我国航天产业发展的主体力量,积极引领带动商业航天的繁荣发展,将有利于加快形成合作共赢的商业航天发展新格局。

“我们要紧密结合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以开放合作的态度共享发展机遇,形成合作共赢的产业生态,统筹推进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全国人大代表,五院513所所长、党委副书记李林说。

全国人大代表、七院7102厂一线技能工人王林表示,商业航天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性,作为集团公司的一员,深感自豪,也感受到了责任和压力,他说将坚决贯彻全国两会精神,服务和融入国家重大战略,守正创新,推动提高新质生产力,在加快建设航天强国的伟大征程中贡献自己的力量。

宋皓薇 邓雨楠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