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航天科技集团的全国政协委员全方位解读航天重大工程进展-凯发官网入口

2022-03-11

载人空间站如何建成?新一代载人火箭、重型火箭、可回收火箭等进展如何?近日,来自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的全国政协委员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介绍了相关规划与进展。

中国空间站将转入建造阶段

“当前,中国空间站作为中国航天事业的重要里程碑,将进入建造阶段。”全国政协委员,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党委书记、副院长赵小津说,五院航天人正为此全力以赴拼搏,凝神聚力奋斗。

赵小津介绍,预计在今年4月,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在轨驻留6个月返回地面后,科研人员将对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情况进行全面评估,结果满足要求后,空间站转入建造阶段。

“空间站建造阶段将依次发射天舟四号、神舟十四号、问天实验舱、梦天实验舱以及天舟五号和神舟十五号6个航天器,在有人状态下完成问天实验舱、梦天实验舱与天和核心舱的交会对接、转位,最终完成t字构型空间站的建造;建造完成后,对功能性能进行在轨测试,然后转入运营阶段。”赵小津说。

赵小津透露,中国空间站建造完成后,将持续开展航天员驻留以及多领域空间科学和技术实(试)验,舱内活动空间将超过110立方米,提供6个睡眠区和2个卫生区,可实现长期3人、短期6人驻留。

此外,中国空间站还将配置核心舱节点舱和问天实验舱气闸舱2个航天员出舱舱口,以及梦天实验舱气闸舱1个货物气闸舱;配置1个大机械臂和1个小机械臂,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使用,保障航天员和货物出舱,舱外载荷安装、照料等任务。

赵小津指出,2022年空间站任务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任务环环相扣、高度耦合;二是航天器在轨对接与分离次数将创新高,空间站组合体状态复杂,管理难度大;三是舱段转位、大小机械臂组合工作、货物出舱等任务状态新。

新一代运载火箭值得期待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一院首席总师姜杰介绍,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的研制当前正处于关键技术攻关及方案深化论证阶段,将有望使我国具备2030年前载人登陆月球的能力,并为后续月球科考与开发、深空探测及空间资源利用打下基础。

在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研制中,一院研制团队探索了高效的运载火箭研发制造模式,打造了安全可靠、性能先进的载人运载火箭系列,同时满足载人月球探测及近地空间站后期运营需求。

2月27日,长征八号火箭“一箭22星”成功发射,创造了中国火箭“一箭多星”新纪录,这也是航天科技集团一院在商业航天领域取得的新突破。

近年来,国内商业发射市场需求激增。姜杰介绍,长征八号火箭可承担商业发射任务,满足大部分市场需求;长征十一号火箭今年预计有4~5次发射任务,其中商业发射任务预计有1~2次。

火箭回收是建设重复使用航天运输系统的重要基础。重复使用航天运输系统的研制将实现我国航天运输由一次性使用向重复使用的重大跨越,大幅度提升我国进出空间和利用空间的能力,在解决落区安全、降低发射成本、推动技术发展等方面拥有显著优势。姜杰介绍,当前,火箭回收相关的技术攻关正在开展。

重型运载火箭可以跨越式提升我国进入空间和利用空间的能力,近地轨道运载能力百吨级,地月转移轨道运载能力50吨级,任务覆盖面广、适应性强,既可用于空间舱段、空间电站等近地轨道大规模发射任务,也可用于载人登月、载人火星/小行星探测、太阳系边际探测等深空探测任务,使我国空间活动进入全新的大规模探测阶段,保障我国在宇宙探索和空间开发中的优势地位。姜杰介绍,重型火箭是具有跨代意义的运载火箭,其研制需要8~10年时间。(宗文)

网站地图